首页

天生贵主飘视频免费

时间:2025-05-25 21:06:11 作者:夏季防晒要不要“全副武装”? 浏览量:64319

  夏季防晒要不要“全副武装”?

  专家:过度防晒可能引发多种问题

  一到夏天,防晒衣、防晒霜、防晒面罩、防晒口罩、防晒手套……层出不穷的防晒装备让“防晒星人”个个全副武装,生怕漏进来一丝阳光。这样的防晒真的对我们有益吗?最近“过度防晒”被大家热议,相关专家提醒,过度防晒也可能引发多种问题。

  过度防晒是指个体在防晒过程中采取了超出实际需求、过于严格或不合理的防晒措施。南京市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于晓云介绍,过度防晒主要表现为极端避光行为和过度使用防晒产品两类。如长期避免任何户外活动,或过度遮挡,无论何时出门都要捂得严严实实的,一点阳光都不能晒到。另外还有频繁使用高倍数防晒霜,每1—2小时就要补涂一次,甚至在室内或阴天仍使用SPF50+的产品。

  “很多人对防晒有个误区,认为防晒就是不能让皮肤晒到一点太阳,殊不知,这反而可能带来皮肤问题。”于晓云告诉记者,过度防晒时皮肤长期处于一种被过度保护的状态,皮肤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可能会下降。而且有些防晒产品如果清洁不干净,残留在皮肤上,还可能堵塞毛孔,引发痘痘、粉刺等皮肤问题。

  其次,过度防晒可能会影响身体对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合成不足,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最近就有一女子为防晒黑从来不穿短袖,结果在睡觉翻身时竟直接导致骨折,经过检查发现其因长期过度防晒,体内维生素D仅有7.8ng/mL(正常值为20—50 ng/mL)。“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他们对钙的需求较大,适量的日光照射更有利于骨骼健康。”于晓云强调。

  那么又该如何把握防晒的度呢?在专家看来,适度的阳光照射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为肌肤注入健康活力,然而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也不容忽视。

  因此以下三个角度值得注意:

  1.避开10—16点外出

  尽量避免在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之间太阳最强烈的时候长时间待在户外。如必须出门,可适当加强防晒措施,戴上宽边帽子、太阳镜,使用遮阳伞等,但也别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适当让皮肤接触一点阳光。

  2.室内室外有区分 如果是在室内,靠近窗户时可以适当拉上窗帘,避免阳光直射就好。但如在户外活动,那就要根据活动的时间、地点来选择合适的防晒措施。

  3.防晒指数莫一味追高

  在选择防晒产品时,也别一味地追求高指数。对于日常通勤来说,选择防晒指数在SPF30—50之间的防晒霜就可以了。如果是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或者去海边,可以选择SPF50以上的防晒霜。需要注意的是,防晒霜要在出门前提前涂抹,不要等到要出门了才匆匆忙忙地涂抹,这样可能达不到最好的防晒效果。

  另外,还可以通过物理方式来防晒,如穿长袖衣服、戴帽子、戴墨镜等。衣服的材质也有讲究,选择深色、厚实的衣服防晒效果会更好。

  通讯员 金雨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星空有约!火星将与三颗行星同框

[29] IDEA, Programa MOVES III, https://www.idae.es/ayudas-y-financiacion/para-movilidad-y-vehiculos/programa-moves-iii.

6月9日以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参与抗洪抢险5985起

今年1月引望成立以来,不断对外表示,欢迎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徐直军说,引望的“朋友圈”越大越好。不过,引望引入的合作伙伴是有限定条件的,即必须是汽车企业,而不能是财务投资者,引望希望与合作伙伴建立起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是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基础,也是构建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化平台的前提。

广州明年1月起试行住宅工程质量业主查验

记者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搜索“防猝死套餐”,发现许多网友都在分享保健品的吃法。网友雪梨分享了她自用的“套餐”:辅酶Q10早午餐后各1粒,保护心脏健康;鱼油晚餐后2粒,养护皮肤又助眠;复合维生素B早餐后2片,控油;维生素C早餐后1片,去黄提亮;叶黄素每日1粒,护眼……“因为工作需要,我几乎每天都熬夜,总觉得胸口闷,尤其是熬到凌晨3时之后更加难以入睡,很怕哪天会猝死。”雪梨说,她供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常常加班,工作压力很大。

美国密歇根州一汽车冲入生日派对 已致2人死多人伤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总书记非常关注。赴重庆考察,他进社区、看“城市大脑”,思考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子。他亲切地对社区居民们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浙江省常务副省长回应“跑一次没办成兜底窗口”

台湾中华优质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奇岳对记者说,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台湾民众出境游达1700万人次,赴大陆游约占1/3,这五六百万人次里团客、散客大约各半。两岸旅客相互往来撑起台湾航空业的两岸航线,占台湾境外航线营业额近四成。台湾旅行社绝大多数都有赴大陆旅行业务,其中台湾中南部的中小型旅行社,由于不具备外语能力,只能做赴大陆旅游团。赴大陆旅游的“禁团令”不但伤害岛内旅游业者,更影响两岸旅游交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